北海道之旅(中)日本最受欢迎的动物园——旭山动物园

很早之前我就对旭山动物园有所耳闻,因为这个地处偏僻的三线城市的动物园,靠着“动物行为展示”从倒闭的边缘复苏,还曾吸引了比东京上野动物园还多的客人——怎么叫“动物行为展示”呢?百闻不如一见,所以这次北海道之行的第二站,我就瞄准了这个小动物园。

首先,这家动物园的偏远真不是盖的。从札幌站出发,要先坐1个半小时的高铁到旭川站,然后再从旭川站坐40多分钟的公交车,才能到旭山动物园。

 

这样的地方,不意外地又是白茫茫一片。

这是从门口往动物园里看的景象

第一个项目是动物园的冬季招牌、每天两次的——“企鹅散步”。

离企鹅们只有半米之近!

能这么近距离地、而且没有任何阻隔地观察到企鹅自然是很难得。但更让我感动的是亲眼看到这些企鹅是真的喜欢散步。他们摇摇摆摆地往前走,不是因为前面有什么好吃的小鱼,就只是因为他们天性使然。

摇~摇~摆~摆~

有趣的是,似乎并不是所有的企鹅都喜欢散步。这里的4种企鹅里,“金领子”的国王企鹅和“白眼影”的巴布亚企鹅迫不及待地出来玩,而“斑点肚皮”的汉波德企鹅和“三撮毛”的跳岩企鹅就爱宅在屋里。和后两者相比,前两者的个头明显大出许多,不知道这和他们爱徒步的习性是否有关系。

上左:等待散步开始的“白眼影”巴布亚企鹅(左1)和“金领子”国王企鹅们(右1、2、3、4)。
上右:“三撮毛”跳岩企鹅。真的很爱跳来跳去!据说他们的眼睛少见的红色,可他们老在跳,我就根本没看清过。
下:“斑点肚皮”的汉波德企鹅。这两组是要干嘛?

企鹅馆内的展示也很有趣。比如有一个是企鹅走路时的腿骨姿态展示——大腿弯得厉害,后脚跟还不着地,和人蹲着时类似。用这种姿势走路,难怪他们要摇摇摆摆的,真不是卖萌。还有一些诸如摸企鹅绒毛啊,全18种企鹅比大小啊等体验性的小活动,以及“从脚趾和眼睛颜色分辨四种企鹅”等手绘展板,虽然很简单,但无一不是简明又生动。

园内的看板基本都是这样手绘的寥寥几行,而且一定会有一个让人感到“哦~原来如此”的点。

惊喜是看到一只还没换毛的企鹅宝宝,像不像穿了一件老旧的棕色毛衣?

远看时,又像是混入企鹅堆里的一只“大猕猴桃”。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了北极熊馆,遇到了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项目——海豹之眼。

大家都知道北极熊是吃海豹的,然而怎么捕食呢?一个常用的方法就是等海豹从水里出来换气时一爪子扇过去。俗话说得好,“只有成为猎物,你才能体会到猎人的强大”并没有这句俗话。所谓“海豹之眼”,便是在冰面上凿出了一个洞,游客可以通过地下通道站到这个冰窟窿下面,像海豹一样往外探出小脑袋打探北极熊的动向……当然,这里是有一个小玻璃罩保护你的,而且闻不到猎物的话,北极熊也不会贸然发动攻击,但即便如此,那么一个大家伙靠近的时候,也还是很吓人的好吗?

这个是在别处平视的角度,要是换成从“海豹之眼”的角度去仰视……

(这篇采访里有这个场景的动图,点我

哎,这次真是被吓得很开心。在动物园和海洋馆里见过很多次北极熊了,但以这种被狩猎的角度去观察,还是头一次。

回到安全的地方仔细观察北极熊,我还发现两件事:一个是北极熊根本不白!家里半年没洗澡的毛绒北极熊都比它白!展板上说,是因为北极熊的毛是透明的,只是反射冰雪的光才发白。(切,那放到草地上它就成了绿色的熊了吗?)二是——它游起泳来怎么那么优雅?就以它那么大的身子、那么短的手、那么短的腿!划水的时候它就只是拿前爪轻轻一拨,后腿还耷拉着,都没觉得使劲,就一下出去好远。我只想说:教练,请教我游泳!

看着轻盈的样子,谁能想象它有大好几百斤?

(动态可以参考这个视频。点我

虽然这个大家伙不够白,有一些小家伙们是真的白。比如海德薇(雪鸮)!还有北极狐、雪兔等等——他们都蜷成一团,在雪中几乎是隐形了,要很耐心才能找出来呢!

对焦之后是不是也不容易看清?
海德薇的头能转180度!一会儿左转转,一会儿右转转,很是警惕。

除了这些本来就是寒冷地区的居民外,意外地在这里见到了一些温暖地区来的搬迁户。比如这群来自成都的小熊猫们。看它们的住处:除了设有攀爬架和吊桥,乍看之下没有特别的吧?但很快我们就发现了其中的不可思议之处:既然小熊猫们这么能蹦跳,它们的围栏怎么还为什么还这么矮?

围栏也就半米高,在我的记忆中,在它们的老家成都大熊猫基地也没敢这么大胆地设置。

似乎是料到大家会有这样的提问,有一个展板专门对此作出了解释。大意是说:1)它们喜欢爬树  2)它们不喜欢跑到领地之外,尤其是人多的地方 3)它们长大了就老实多了,没事儿不蹦哒。总结来说,有吃有喝、安全无忧、还能开心玩耍,没事儿谁往外跑。对于养猫的我来说,深深地表示:我懂!因为这样的设计,让人不得不对“小熊猫擅长爬高高、胆小”这两种特质印象深刻。

仰视时会发现小熊猫肚皮是黑的。如此一来“从下面往上看不容易被发现”,这也是他们爱呆在高处的表示。
这个攀爬的姿态、这个尾巴上的圈圈,简直我家nana一模一样嘛!
尾巴上还没有圈圈的明显是小家伙们。话说,中国民间叫小熊猫“九节狼”,是因为尾巴上有9个圈圈,然而我怎么数都是8个呀?

如果说小熊猫们原本生活的成都还算是有寒冷的时候,然而长颈鹿又该怎么解释?这群生活在热带的大长腿们在零下10度的室外依然悠哉。旭山动物园对于长颈鹿的展示手法也很有趣,人们既可以上到高处和它们平视,还可以下到低处等待它们来喝水。墙上还标出了身高线…从1米到7米,够明白。

舔冰中的长颈鹿,真是不怕冷啊。这个角度能清楚地看到它们的紫舌头和长睫毛。

当然,也有显然不那么适应寒冷的热带住户。如河马啊,鸵鸟啊,他们被养在室内。因为地方狭小,也没什么好玩的,多少感觉让人有些憋屈。

Hippo!继肯尼亚之旅厚又一次看到了大河马,而且这么近,感动!河马室内的气味也很让人感动…据说动物园是故意不做除味工作的。鸵鸟们跑不起来了呢…

另外,在这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空空的屋子,外面写着“吊丧中”。我想动物园是想说:我们还没有引进新动物(误)——和出生、恋爱、繁殖一样,死亡也是动物生命中的一部分。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对于那些曾经关注过它们的人来说,再来找的时候不是“哪儿去了”,而是会知道“哦,它已经走了”。

 

图片说明:小浣熊:2018年6月9日,因患癌症而死亡,享年13岁。

最后,再说一些“没有”的吧。旭山动物园中没有表演。所有的“表演”都是喂食秀,名叫“咀嚼时间”。虽然园里也养了海豹,但这里的海豹不用顶球、不用钻圈、也不用鼓掌,就只是吃和玩——活着就好了。

饲养员:“盆已经空了哦”hh
吃饱后的海豹准备回到海里,怎么下去好纠结…
…这下省事了hhh

我并不反对训练动物表演,但这次的旭山动物园之行让我看到:表演所展现出来的只是那个动物的魅力的一部分。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会发现每一种动物的生活本身就很有魅力。如何将这种魅力在人们会去驻足的短短几分钟之内展现出来,正是旭山动物园所进行的挑战,他们将其称之为“动物行为展示”。这种挑战可能也是买不起珍惜动物的动物园的宿命吧!

由此我还想到旭川动物园所“没有”的另一点——没有运用数码技术。如果可以为了展现北极熊捕猎的过程而想出“海豹之眼”的创意,那么何不利用数码技术去模拟更多的体验?比如,可不可以让人体验一下在作为企鹅蛋被包裹在企鹅爸爸妈妈的肚子下的感觉呢?又比如,鸵鸟的活动空间如此有限,是不是可以至少把小屋子的背景设置成大草原?

 

冬季的旭川动物园开门时间是9:00-15:00,我们从开门呆到关门,让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如果大家有机会经过北海道,也推荐去这里游览一番哟!

 

最后,附上我推荐的交通方式:

虽然有从札幌市内直达旭山动物园的大巴,但因为游览时间较短(约4个小时),所以我选择了铁路公司“JR北海道”推出的“旭山动物园套票”,包括往返的火车票和公交车票,还有动物园的门票,一共是360块(6130日元)。在JR札幌站内的“绿色窗口”可以买到(如下图),或者直接去站内的“外国旅行者咨询处”询问吧!

“绿色窗口”并不是绿色的…我也没想到什么好方法找到它,就是多问吧!

One thought on “北海道之旅(中)日本最受欢迎的动物园——旭山动物园”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