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幸福是什么呢?——电影《记忆大师》观后感

忽然想看黄渤的电影,喜剧片大都看过,文艺片又不感冒,便挑了这一部《记忆大师》。

故事有两条线,一条线是一对夫妻从要离婚到复合的过程,另一条线是一起连环杀人案。两条线通过黄渤饰演的丈夫意外被植入了杀人犯的记忆而联系在了一起。

作为一个带点儿科幻的悬疑片,大部分情节都挺合理,结局出乎意料,演员们也都不错。

而让我感慨比较深的,是徐静蕾饰演的妻子,作为一名家庭主妇所经历的“中年危机”。

尽管支持丈夫成为了大作家,这位妻子在看到好友在自己曾放弃的旅游文学领域风生水起时,还是被深深地刺痛了。怀不上孩子的事情更是为这种无力感雪上加霜。我想她一定不止一次地反问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真的值得吗?”

是啊,如果一名女性,既没有养育小孩,也没有自己的事业,那她的价值在哪儿呢?

影片没有对这个问题太过深入探讨,用“终于怀上了孩子”,并“在一番磨难后,意识到丈夫深爱着自己”化解了这场自我认同的危机,没有提到她怎么去面对原来写作的梦想。

当然,因为她马上要成为一名母亲了,因此又将再一次面临家庭与事业(爱好?)的平衡问题。

其实,从她能十年如一日地支持丈夫写作来看,她是一个挺会照顾家人的人,并且并没有很强的事业心。对于“事业有成”的追求,更像是外界强加给她的。要是她能放下这种执念,安心地享受照顾家人的快乐,没准儿反而能有余裕轻松地进行写作了呢。

而且,家里有钱可供她去旅游,身边还有大作家的丈夫支持,想出书也不是难事。可惜她被困在失望与无助中,看不到这些资源。

写到这里,想起一位30出头的女同事,舍得将孩子留在老家山东让丈夫照顾,只身来北京闯荡。能做到这个份儿上,才算是“事业型”女人吧。

希望我自己、希望大家都能意识到能让自己甘心付出的那件事是什么,然后开心地去追求它。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